天津天然氣配送分析為何各國都追逐天然氣
陳述發表,2016年我國天然氣體現消費量為2058億立方米,天然氣在一次動力消費結構中占比增至6.4%,而同期國際范圍內這一數值為24.1%。2016年天然氣用氣人口初次打破3億人,大約包括我國五分之一人口。
721億進口量中,液化天然氣(LNG)為338億立方米,同比增幅達31%;進口管道氣為38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7.6%。進口LNG大增的來歷主要是澳大利亞。2016年,澳大利亞對我國出口增至1198萬噸(按1萬噸LNG換算0.136億立方米天然氣計算,約合163億立方米天然氣),占比約我國LNG總進口量的一半,同比增加116%,初次超過全球LNG最大供應國卡塔爾。
此外,2016年我國初次接收了美國LNG,總計3船19.9萬噸。2016年8月22日,榜首船約6萬噸現貨LNG從美國運抵中海油坐落深圳大鵬的接收站,中美天然氣交易大門由此打開。

曩昔十幾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速一直高于產值增速,國內天然氣產值難以支撐天然氣消費需求,因此需很多從國外進口。據陳述發表,2016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加6.6%,國內天然氣產值同比增幅為1.7%。
陳述還稱,2017年澳大利亞、美國和卡塔爾等天然氣液化產能持續釋放,我國、印度等新式市場國家需求堅持較快增加,國際天然氣市場將堅持“產銷兩旺、總體寬松”的態勢。國際LNG交易量有望持續較快增加,交易靈活度進一步增強,現貨和中短期交易占比持續走高,天然氣價格堅持低位運行。
現在,全球動力正在加快轉型,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動力,受到了國際各國的青睞。而相比于日漸萎靡的石油,未來天然氣有望成為新的動力主宰。無數人都在預測,天然氣會逾越石油成為國際榜首大動力。而在未來,誰操控了天然氣,誰才能操控國際。
天津天然氣配送剖析進口天然氣是否超越管道天然氣
管道氣進口和LNG進口的比較優勢主要取決于成本,特別是運輸和再氣化成本。2017年1-7月我國陸上管道氣進口平均到岸價格為0.2美元/立方米,較LNG平均進口到岸價格低0.07美元/立方米??墒菄鴥却蟛糠诌M口管道氣來自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距離非常悠遠。
中亞的天然氣要經過橫跨東西部地區的管道輸送至沿海地區,從產地算起天然氣要綿延萬里至我國東部,僅運費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相關組織測算管道氣由西到東輸送每立方米的運費大致在0.1-0.15美元之間。而沿海地區LNG進口氣基本上是就地消費,省去了遠程運輸成本,完結終端消費僅需再付出大約0.04美元/立方米的再氣化費用,遠低于管道氣的運輸成本。如此一來,陸上管道進口氣價格優勢被運輸費用抵消,管道進口氣到達東部沿海省份門站的成本價要高于LNG進口氣0.03美元/立方米-0.04美元/立方米。
2014年年中世界油價下行之后,天然氣交易價格也隨之下降。就現在的開展局勢而言,油氣價格保持低位運轉的概率較大。在美國頁巖油氣產值穩定增長的局勢下,歐佩克的限產以及近期媒體熱捧的沙俄聯盟對油價的影響非常有限。再加上歐洲諸國不斷拋出禁售燃油車諸如此類的消息的影響,油氣價格飆升的可能性好像越來越小了。從天然氣供應層面看,考慮到近十年內一些天然氣資源國新的LNG項目的投入使用,估計到2020年前后LNG商場仍舊保持買方商場的特點,LNG商場整體供大于需,LNG價格整體應該保持平穩甚至下行
比較之下,若管道氣進口價格不出現下降,LNG進口氣較管道進口氣的價格優勢將日益得到穩固和加強。此情形下若持續堅持長距離輸送進口天然氣至需求終端顯然是不經濟的做法??墒?,現在的開展要求又決定了鼓舞和促進天然氣消費是重大戰略選擇,有必要強力推動。在此局勢下,只要盡可能實現進口管道氣就近消化,方能有效降低進口氣運輸成本,增強進口管道氣使用的經濟性。